工会组织遭多方打压,缅甸服装工人走上街头抗议

24 December 2020

新冠肺炎期间,缅甸服装厂的工人领袖遭到解雇,工人还反映,该国的主要劳动仲裁机关默许了工厂的无理辞退。仰光的独立记者Kyaw Ye Lynn将介绍工会成员如何反击。

12月8日,数十名工会会员身着防护装备、彼此保持着安全距离,聚集在仰光市中心,抗议缅甸劳动争议处理的核心部门——中央仲裁委员会倾向保护商业利益的一贯立场。

类似的抗议并不常见,是次参与的工人来自缅甸团结工会(Solidarity Trade Union of Myanmar, STUM)及缅甸服装工人联合会(Federation of Garment Workers Myanmar, FGWM)。他们举着标语,上面写着“中央仲裁委员会成员,立即下台!”,“审查委员会做出的决议!”

在12月8日仰光市中心的抗议活动中,工会成员举着标语,要求中央仲裁委员会成员下台。摄影: Aung Naing Soe

工人们强调,在新冠肺炎期间,企业试图解雇工人,尤其是劳工活动人士及工会成员,而仲裁委员会默许了了企业这一做法。STUM的创始人兼代理主席Myo Myo Aye说:

“委员会的决定显然有失偏颇,尤其是摆在新冠肺炎期间。工人输掉了95%的集体争议案件,这明显是委员会的不公导致的。委员会不是为工人寻求真相或者公义,而只是无良雇主的工具。”

缅甸工会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Myanmar, CTUM)的助理秘书长Phyo Sandar Aung也赞同了这个说法。

“仲裁委员会在新冠肺炎期间做出了一些非常令人怀疑的决定。以限制活动为由,工人代表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大多被委员会排挤。我们注意到,委员会在裁决案件时,根本没有将工人代表提交的证据纳入考虑。因此,委员会被视为有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仲裁委员会审理的许多纠纷都发生在服装制造业。由于新冠肺炎导致供应链中断,缅甸服装业遭受到沉重打击。缅甸服装制造商协会(Myanmar Gar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副主席Kyaw Min声称,今年至少有42家服装厂永久关闭,导致4万个工作岗位流失。他解释说:

“服装行业主要依赖于欧盟和美国市场,而今年的订单数量只有去年的35%左右。有的工厂老板跑路了,工人的工资和赔偿只能把工厂拍卖了来支付,这样的案件我们至少遇到了4起。”

但是,媒体不断曝光工厂老板以行业困难为由解雇员工,尤其针对劳工活动人士及工会成员。

今年五月,Kyaw Thu Zaw才被选为Rui Ning缅甸服装厂工会主席没多久,就和其余298名服装工人一起被解雇了。工厂声称裁员是由于受疫情影响,相关原材料短缺,但Kyaw表示这是公然打压工会的行为。

他和同事们在二月组织了为期12天的罢工,要求Rui Ning工厂答应工人们要求增加技能及出勤奖金的诉求。

“当时我们还不是一个注册工会,工人最初也害怕加入我们。但慢慢地,他们意识到罢工是为了自己的权益,所以,最终罢工有将近900名工人参加。” Kyaw回忆道。

Rui Ning工厂其实有注册的企业工会,成立于2015年,但Kyaw认为这不过是资方的附属机构,并不代表工人。 “罢工后,我们试图对工厂工会进行改革,而裁员正是发生在工人选出新的工会领袖几周后。在被解雇的299名工人中,有259名是工会会员。因此,工厂要打破工人组织的企图不言而喻。”他说。

工人没有寻求劳动仲裁,正如Kyaw所说:“我们对劳动仲裁程序的信任度为零。”

相反,工会会员强调了国际团结的重要性。工人们获得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团结中心(Solidarity Center)、阿姆斯特丹的清洁成衣运动(Clean Clothes Campaign, CCC)以及马德里的工人委员会(Workers’ Commissions, CCOO)的帮助。在他们的建议下,被解雇的工会成员设法让工厂的主要国际买家,包括Zara和Primark,意识到工厂的打压行径。

“起初,这些品牌没有对供应商侵犯工人权益的行为作出回应,但我们利用媒体舆论,维持住了对品牌的公众压力,而在工厂内,未被辞退的工友则继续佩戴头带上班,向厂方要求重新雇佣被辞退的工人。”

最终,在受到越来越多公众批评后,工厂同意恢复Kyaw的职务,他于8月4日回厂工作。但是工厂也表示,只有当经济形势恢复正常时,才会重新雇佣其他被辞退的工人。

Kyaw说:“要是我们走正式的(仲裁)程序,那所有的努力肯定都是徒劳。”

FGWM的代理主席Moe Sandar Myint也同意这一说法,她还表示,根据她的经验,仲裁制度是“有缺陷且无效的”。

Moe Sandar Myint曾在2016年被仰光一家中资制衣厂Running Tex解雇,她将案件诉诸仲裁,“在每个阶段,委员会作出的决定都对我有利。但是,工厂直接无视裁决,并向民事法院提起上诉。”

在将近七个月之后,民事法院最终以非法解雇为由,对工厂处以1000万缅甸元(约合人民币49000元)罚款。去年,针对此类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罚款从100万缅甸元提高到1000万缅甸元,但Moe Sandar Myint说,纵使罚款数额提升了,这仍然是在鼓励工厂非法解雇员工:

“最近,在位于仰光西部的莱达雅镇(Hlaing Tha Yar)上,一家本地制衣厂在向政府缴纳罚款和重新聘用工人之间,选择了前者。为了将工会成员拒之门外,工厂仍然愿意花这1000万元。”

仰光的大部分服装厂都坐落于莱达雅镇,该镇目前约有100万人口,也因为过去十年里高速、混乱且不受管制的扩张,而有了“仰光狂野西部”的名号。镇上约有十几个工业区,共850多家工厂, 超过30万工人在此工作,其中不少人从农村迁徙而来,他们住在狭窄的宿舍里,每月支付5万缅甸元(约合人民币250元)的费用,合租一个小房间。

上班路上的服装工人。他们正赶往集中了仰光大部分服装厂的莱达雅镇。摄影:Aung Naing Soe

Moe Sandar Myint表示,考虑到仲裁过程如此之长,而莱达雅镇的工厂老板只需支付一笔罚款即可,“工人对仲裁机制几乎没有信任”就成了必然。

缅甸《劳动争议解决法》自2012年实施,由15名代表组成的中央仲裁委员会也随即成立,雇主、工人、政府,三方各派5名代表,每两年选举一次。

根据《劳动争议解决法》,集体劳资纠纷案件应通过仲裁程序解决,从工作场所协调委员会到乡镇调解机构,再到地区仲裁机构,最后是中央仲裁委员会的裁判庭,雇主、工人、政府各派一名代表参与该裁判庭的案件审理。

但是,即使是委员会的最终决定,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对裁判结果不满的当事方可以将案件一路递交至最高法院进行上诉,但这一过程繁琐且耗时。

CTUM的Phyo Sandar Aung说:“上诉过程往往花费数年,没有工人愿意这样做,也没有能力这样做。”

工人和工会成员认为,仲裁制度需要改革,同时他们也在寻求其他途径保护工人权利。全球产业总工会(IndustriALL Global Union)的成员之一,缅甸产业工人联合会(Industrial Workers Federation of Myanmar, IWFM)表示,解决缅甸服装工厂劳资纠纷的真正关键是结社自由。

IWFM的副主席Win Theingi Soe说:“如果厂方接受工人有权组建一个可以为自己发声的工会,那么工作场所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她指出,所有签署了全球产业总工会“行动·合作·改变”倡议(Action Collaboration Transformation, ACT)的国际公司都同意在2019年制定具体的自由结社准则。

 “一旦结社自由准则标准化,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劳资纠纷都可以防患于未然。”

的确,如果工厂老板承认工人有加入工会的权利,有秉着诚意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那么工人将对工作场所的权利问题有更大话语权,并减少对中央仲裁委员会事后救济的依赖。

Kyaw Ye Lynn是仰光独立记者。

本文属中国劳工通讯特别报道系列,旨在分析中国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促进全球南方工人团结。

Back to Top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at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mputer.

Please see CLB's privacy policy to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data is collected from our website visitors and newsletter subscribers, how it is used and how to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concerns over the use of your data.